关灯
护眼
字体:
周赫煊百科资料 - 第3页
bbwx2.com
    11月,周赫煊出资修建“一战援法华工陵园”,掀起法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,法国媒体称呼援法华工为“天之子”。

    1930年1月,周赫煊与爱因斯坦会面,提出量子物理领域的著名实验——周赫煊的猫。

    2月,《泰坦尼克号》在美国出版,风靡全美,小说两度改编成电影,都获得该年度的全球票房冠军。

    3月,周赫煊创办留学基金会,20年间,共资助600余位学子赴欧美留学,其中包括“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”。

    4月,因两位终审评委反对《枪炮、细菌与钢铁》获奖,普利策历史奖第一次出现空缺。

    1930年3月,《世界通史》出版,重新定义了世界历史。该书被国内外上百所大学定为教科书,“全球史观”由此广泛传播,并对后世的国际政治关系影响深远。

    1931年9月,周赫煊联合北大师生,研发出土制手榴弹方法,该套制造设备被命名为“七人背”。从1931年到1945年,整个抗战期间,“七人背”活跃于广大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,造成日寇极大伤亡。10月,周赫煊开始大量发表国际国内时政评论,这些文章都被收入《三乐堂文集》,是研究二战前后历史的重要文献。

    1932年5月,周赫煊受邀参加国际非战会议,发起成立“国际反法x斯同盟”,随后在中国创立《非攻》杂志。至二战结束,该同盟已发展出正式会员20多万人。8月,周赫煊创立“认知语言学”,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语言学中的“伦敦学派”、“巴黎学派”和“纽约学派”。同月,参与发现磺胺的医学价值,并在1939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。9月,《银河英雄传说》在英国《科学学派》杂志连载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幻文学创作。

    1933年7月,《黑土》于《非攻》杂志连载,该书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东北史诗,展现了近现代东北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,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。

    1934年,中国爆发“白银危机”,周赫煊辗转英国和英国游说,极大帮助了国民政府进行货币改革。期间,在美国创立私人飞行俱乐部,为抗战培养了大量航空人员。
请关闭-畅*读/模式阅读。

bbwx2.com
关闭+畅/读=模式,看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【下一页】继续阅读。
上一页 - 下一页